专题版块

【剪纸经典】精雕细刻·学习创新——林邦栋先生与乐清细纹刻纸/周是一

作者:admin添加时间:2021/10/13




 
————————————————————————————————————————————————


▍林邦栋  Lin Bang-dong
 
林邦栋(1926-2019),男,汉族,浙江乐清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乐清细纹刻纸)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邦栋自幼随父辈学习细纹刻纸技艺,为家族传承的第四代传人。林邦栋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将原有单调的几何图形扩展出花卉、鸟兽、山水、人物等,使此技艺更加生动活泼、疏密有致,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亦具有鲜明的民间性、民俗性与地域性。他能在方寸的纸面上刻出两千多个洞孔,可谓鬼斧神工。2004 年,其剪纸等相关信息入选中国剪纸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文本资料推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为中国剪纸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做出重大贡献。

————————————————————————————————————————————————
 
林邦栋先生,是乐清市北白象镇巉头村人,祖辈以制作龙船为业。他13岁时,开始跟父亲学习制作龙船灯、龙船花、塑佛像和画油漆画等;18岁时,在当地已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也成为了林家龙船制作的第四代传人。他很爱画画,他画的油漆画深受当地人喜欢,因此他的活儿特别多,让他经常忙到深夜;也因此,他的工笔画线描水平突飞猛进——其线条柔和优美,画面物象造型栩栩如生。就这样,他打下了扎实的传统绘画基础,也为后来的乐清细纹刻纸创作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 
《渔家妇女》/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1975年作 / 宣纸17x16 cm

 
 
乐清细纹刻纸的前身,通常被称为“龙船花”。但不管龙船花还是乐清细纹刻纸,都与乐清特有的地域文化有关。乐清地处东南沿海,有着丰厚的海洋文化。其中,每年的上元节游龙船活动,既体现乐清老百姓对龙的信仰和崇拜,也反映出乐清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繁荣、国泰民安的愿望。而龙船的制作,需要制作龙船灯、龙船花等多种工艺;特别是龙船花工艺制作的细致程度,在上元节龙船评议活动中成为一个标准,这极大地促进了龙船花细致工艺的提升。1954年,由于浙江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省手工业局等干部专家的重视与建议,龙船花得到极大的关注,并和传统鞋花、帽花等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新颖独特的刻纸工艺美术品,即乐清细纹刻纸。

 
 
       
      ▲ 《千秋万代》/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1976年作 / 宣纸15.5x10.5 cm
 

林邦栋先生,1955年,于乐清黄杨木雕刻纸生产小组成立的当年,加入刻纸小组。1956年,乐清黄杨木雕刻纸生产小组转为乐清黄杨木雕刻纸生产合作社,林邦栋先生任刻纸车间主任。1959年,地方国营乐清工艺美术厂成立,林邦栋先生任副厂长兼供销科科长,他对黄杨木雕刻纸小组的刻纸学员进行技艺培训,同时着力打造和推出乐清细纹刻纸的品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林邦栋等诸位先生利用多方面的平台,乐清细纹刻纸走上产业化发展的健康之路,并进入黄金期。1981年,林邦栋先生退休。退休之后,则成为了乐清剪纸研究会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继续创作乐清细纹刻纸,且他创作的作品在全国各大艺术博览会上频频展出:1989年,其作品《松鹤延年》《祥龙戏水》参加“全国首届民间工艺佳作展”并获一等奖;1991年,其作品《鱼跃龙门》参加“首届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大展”并获一等奖;1993年,其作品《家乡巨变》参加“‘工贸杯’中国剪纸大赛奖”并获最高荣誉奖。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创作,几十年如一日,作品迭出,也因此在乐清细纹刻纸这一艺术领域获得更多更高的奖项和荣誉:2006年12年,林邦栋先生被国家发改委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07年,被国家文化部特授予“文化遗产日奖”并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清细纹刻纸)代表性传承人,还获得中国文联评选的第八届民间文艺“山花奖”;2009年,他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新闻人物;2010年,荣获“昆明世博会中国艺术名家”荣誉称号;2011年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金奖;2012年,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等。

 
             
 ▲ 
《松鹤延年》/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1989年作 / 宣纸13.5x16.5 cm

 

       林邦栋先生与乐清细纹刻纸结缘一生。乐清细纹刻纸,是先生一生热爱并追求的事业。他一生精雕细刻,学习创新,在乐清细纹刻纸这一艺术领域做出了非凡的成就,让我们晚辈高山仰止。
时至今日,林邦栋先生已离我们而仙去,但他一生创作的几百幅乐清细纹刻纸作品,却成为我们后人学习的宝贵财富。纵观先生的作品,我们从其类型多样、题材丰富和技艺精湛这三方面,结合其部分作品进行赏析,或许能略窥先生在乐清细纹刻纸这一艺术领域的努力和成就。

      一、类型多样

       林邦栋先生的乐清细纹刻纸作品类型多样,可从形式上的色彩角度与结构角度去分类。
首先,从色彩角度看,其类型主要有单色和彩色的作品。
单色作品,整体以红或白为主要色调,背景颜色以白色、红色和原木色为主。林邦栋大部分是单色剪纸:以白色底衬托红色内容,如作品《九龙戏珠》《虎》和《龙凤剪纸》等等,红白相称,色彩对比鲜明;以原木色底衬托白色内容,如作品《鹦鹉》《农林牧副渔》《渔家妇女》等等,色彩搭配,素雅又有韵致。


▲ 《农林牧副渔》/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1967年作 / 宣纸11.7x19 cm

 
彩色作品,主要是染色剪纸,但也有染色剪纸加上单色剪纸的组合。染色剪纸作品,如作品《西部开发新路》,以白色为底稿,全部线条和块面,都加以不同颜色渲染,色彩主要是以红黄蓝三原色巧妙搭配,整体效果和谐,给人以舒适的视觉感受。而染色剪纸与单色剪纸组合的彩色剪纸作品,如作品《黄山风光》,底色为红色,内容边框为白色,中间的黄山风光加以染色,突出了黄山风光在不同时节的不同色彩,让人耳目一新。



▲ 《黄山风光》系列选登 /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1996年作 / 宣纸13x7 cm

 
其次,从结构角度看,其类型主要有包围式结构的和开放式结构。
林邦栋先生的大部分作品是包围式结构,但包围式结构的边框形状又各有变化。如作品《千秋万代》,是竖式长方形边框的包围式结构,其里外三层皆是竖式长方形边框。而同样是包围式结构的作品《春》,其最外围是竖式长方形边框的包围式结构,从外到里第二层的细纹边框四角各呈台阶状,最里面的一层边框是竖式椭圆形;三层不同的包围式结构,让整个构图变得更有创意,让人有想象的空间,如一幅画、一个窗口,又如一个精致的器物。



▲ 《春》/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1981年作 / 宣纸18x15 cm

 
林邦栋先生有很多开放式结构的作品,它们的特点是将纤细的几何细纹线条与其他线条或块面巧妙融合,让开放式结构的乐清细纹刻纸作品,别有一种美感。如作品《双喜花灯》,花灯的上和下都装饰着回字纹,与传统花灯有明显区别,更显玲珑剔透之感。如作品《青铜系列》运用的回字纹和单路回纹花边,使青铜器显得更加精致。如作品《夏瓜丰收》,将瓜的外形以满天星的细纹来装饰,形式上既有窗户效果,内容上又有趣味。

▲ 《双喜花灯》/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1979年作 / 宣纸24.5x12.5 cm


 
二、题材丰富
林邦栋先生的作品题材丰富,主要有花鸟虫鱼、家禽瑞兽、山水风光、人物风情、宗教神话、古训寓意、生活器具等。
花鸟虫鱼题材,如作品《鹦鹉》《花篮双鱼》。作品《鹦鹉》的中心内容以两只造型大如芭蕉的鹦鹉站在芭蕉叶旁的梅花树干上,两只眼睛颇为传神,似有所语;此作品花鸟相结合,突出鹦鹉鸟的造型形象,是一幅美观有趣的花鸟图。作品《花篮双鱼》,以装饰有细纹的花篮,盛着各种花卉和两条鱼,斜靠着石头,像倒出似的,富有生活气息。
 

▲ 《虎产子》/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1980年作 / 宣纸18.5x24.5 cm

 
家禽瑞兽题材,如作品《农林牧副渔》《农牧报丰收》《虎产子》《百鸡图》《松鹤》《狮子绣球》等。作品《农林牧副渔》的中心内容是三只大小不同的猪和与猪大小相近的鸡鸭鹅,显得夸张,富有童趣。作品《百鸡图》里的上百只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让人见之,心生欢喜。作品《松鹤》中的鹤是传说中长生不老的仙禽。作品《虎产子》的虎是中国传统里的瑞兽之一。作品《狮子绣球》中的狮子是中国民族文化里最常见的神兽,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有吉祥繁荣、生生不息的寓意。
 


 《百鸡图》/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2001年作 / 宣纸33x39 cm

 
山水风光题材,如系列作品《黄山风光》,主要内容以黄山的松树和山峰来表现。
人物风情题材,如作品《渔家妇女》《田嫂》《仕女图》等。作品《渔家妇女》以手中织网的渔家妇女来突出渔家妇女勤劳的形象。作品《田嫂》以在水田里担着一担点心的田嫂,来呈现农家田嫂忙于家务农事的生活。作品《仕女图》是系列作品,系列展示古代仕女们或赏花或看书等的日常活动。
宗教神话题材,如作品《千手千目观音》《双仙和合》《天女散花》等。以观音、双仙和天女等宗教神话的人物及其故事来创作,不仅呈现人物的形象,也表达了宗教神话故事里的一些美好心愿。


▲ 《仕女图》/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1979年作 / 宣纸20x20 cm



▲ 《双仙和合》/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1983年作 / 宣纸33x39 cm

 
古训寓意题材,如作品《忠孝节义》《五谷丰登》《松鹤延年》等。作品《忠孝节义》以四个古雅的篆体字“忠孝节义”为中心内容,外围两层以马、羊、虎、狗四种代表性的动物来呈现,其中马为主人舍生忘死、驰骋沙场,是忠的代表;羊有羊羔跪乳,代表孝道;虎在配偶上从一而终,其贞节堪称楷模,是贞的代表;狗,因不论主人富贵贫穷,常与主人相随,人称义犬,是义的代表。忠孝节义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古训。作品《五谷丰登》,采取灯笼形状对称方式,将沉甸甸的稻谷、双鱼、喜鹊和桃花组合在一起,生动反映出喜庆丰收的气氛,有国泰民安的寓意。作品《松鹤延年》的中心内容是松与鹤,都是中国民俗文化中长寿的象征,其外框为八角形,是经典又有吉祥寓意的形状,回字纹有连绵完满的意味。


 《忠孝节义》/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2001年作 / 宣纸37x37 cm

 
生活器具题材,如作品《青铜器》系列、《双喜花灯》等。作品《青铜器》系列,有四个形状不同的青铜器,美观大气,似乎让我们看到千百年前的先人所用的生活器具的精美。作品《双喜花灯》中的花灯,多用于装饰结婚场所,该作品设计有喜鹊、双鱼、双喜字,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 《青铜器》系列 /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1988年作 / 宣纸11x13 cm x4幅 

 
三、技艺精湛
乐清细纹刻纸有别于其他地方民间剪纸,其显著特点是用纤细的线条来表现出多样的几何纹饰和各种花鸟、人物等图案的结合。林邦栋先生的作品,在表现技法上讲究线条纤细、均匀、明快,其刀法主要是方刀法。
先生精湛的技艺,从他的作品《鱼跃龙门》可见一斑。作品《鱼跃龙门》里的细纹有十八种,且细纹线条纤细优美,又挺拔有力。十八种细纹的画与刻,皆非一般的功力所能达到,而林邦栋先生既能画又能刻的技艺,也是先生几十年以来对画画的热爱和坚持,对刻刀的不断钻研和练习。


▲ 《鱼跃龙门》/ 林邦栋 / 浙江乐清 / 1986年作 / 宣纸19x10.5 cm

 
先生一生与乐清细纹刻纸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细纹刻纸这一艺术领域的努力和成绩,不仅体现在其作品中,更甚,林邦栋先生还积极为乐清细纹刻纸的推广和传承做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让乐清细纹刻纸的影响扩大、地位提高,更成为乐清的一张文化名片。
林邦栋先生一生以“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为宗旨,他在热爱一生的乐清细纹刻纸上精雕细刻,学习创新,不断锐意进取,不断贡献自我,受人尊敬与爱戴,他的乐清细纹刻纸作品也被世人喜欢。退休之后的林邦栋,无私相授他的技艺给求教的学生、徒弟,学生周是一为他写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邦栋》一书,予以致敬。
先生虽离世,但他的乐清细纹刻纸将永世长存!
 
————————————————————————————————————————————————



▍周是一  Zhou Shi-yi
 
作者简介
周是一,男,1970年出生,浙江省乐清市人,毕业于浙江省师范大学、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参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剪纸研究会副会长、浙江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乐清市剪纸研究会会长。
代表作品《大海的声音》、《山居初夏》等十多件作品获全国金奖。编著出版有《剪纸入门》《儿童单色剪纸》《儿童彩色剪纸》《细纹刻纸》《乐清细纹刻纸技法与实例》《中国剪纸集成-乐清卷》《学习素描》《水粉画起步》等20余册技法教程。

 
————————————————————————————————————————————————

 撰稿 周是一

 编辑 章银莎

 版式 郭瑞琦

 审定 王来阳
 

————————————————————————————————————————————————————————————————————

 


上一篇:【剪纸人物】吕黑和她的豫西民间绣花样剪纸/李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