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经典

【剪纸经典】祖国工艺美术的宝贵财富 ——王子淦剪纸艺术

作者:林曦明添加时间:2021/02/01

                                                                                                                                                                                                                                         



王子淦
▍王子淦 / Wang Zi-Gan
 
       王子淦(1920—2000),男,江苏南通人,剪纸艺术家。十三岁开始学剪花,从事剪纸艺术五十多年。1986年被上海市授予“工艺美术特级大师” 称号,1990年被朱镕基总理(时任上海市市长)赞为“神剪”。其剪纸作品在继承南方清新、秀丽的基础上,汲取了北方剪纸粗犷、质朴的特点,逐步创造了自己简练、纯朴、华美的独特风格。作品题材广泛,尤以表现花卉、虫鱼和鸟兽见长。曾多次出国作剪纸表演与讲学。作品多次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外宾,获国内外人士称赞。出版有《民间剪纸》、《王子淦剪纸集》、《剪纸》等。
                                                                                                                                                                                                                                         
 
《十二生肖》/ 王子淦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我国广大的农村妇女大多会用五彩的丝线来绣花,这是一种年代久远的风俗,而用于刺绣的花样,通常都是剪纸的形式。待嫁的少女,是大显身手的时候,如果婆家知道了未来的媳妇是个绣花能手,而且又能剪纸,则是满心喜悦,因为那是衡量她才华的高下,显示出她的聪明和智慧,说明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
 
《花卉》/ 王子淦
       在旧时代,乡村妇女,包括一些民间的业余美术家,往往把花、鸟、鱼、虫之类,或是民间风俗类的“鸳鸯戏水”、“孔雀开屏”、“百年和好”、“四季平安”、“年年如意”、“多福多寿”等吉祥喜庆的口彩融入剪纸形式的刺绣花样中。有的刺绣花样,本身就是一幅独立的剪纸作品,如民间流传的窗花、喜帖、门画、礼花等等,这些剪纸作品,除了实用性之外,更多的是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剪纸艺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曾经涌现出不少技艺十分高超的民间剪纸艺术家,王子淦先生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江南小景》/ 王子淦
       王子淦先生是江苏南通人,家贫,13岁跟他的叔叔来到上海,拜街头剪纸艺人武万恒为师,开始了他的剪纸生涯。之后他学得了一手剪纸技艺,每逢节庆之日或在春节前后,就在上海新城隍庙、八仙桥一带或闹市区的街头摆摊卖艺。多少年来,王子淦先生剪了数以万计的剪纸作品或刺绣花样,流散在城市与乡间。在旧社会里,就这样累死累活,一天剪到晚,年复一年,留给他家六口的,只是饥饿和贫困。作为一个剪纸艺人,他的生活是如此贫困,艺术上更是没有地位可言。为了继承这门传统的民间技艺,也为了养家糊口,王子淦先生历尽艰难,度过严寒,才迎来了春天。
 
《鼠》/ 王子淦
       解放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王子淦先生进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室(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前身)工作。新旧社会两重天,世事艰难,他懂得人生的冷暖,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新中国。工作时,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我与王老认识多年,是一位深交的好友,每当与他见面谈论工作或探讨艺术,他总是精神抖擞,满腔热情。在单位里,他是一位先进工作者,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还多次出国访问和讲学,传授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ー一剪纸的技艺,我为之高兴。改革开放以来,他的工作更忙了,几乎天天有接待外宾的任务,白天除了即兴表演之外,几乎没有创作时间了。对于艺术上的追求,老王的心情是很不平静的,他下了决心,为了争取时间,就带着简单的行李,住在工作室里,常常工作、学习、研究直至深夜。
 
《猴》/ 王子淦
       王子淦先生说: “艺术贵在创造,如果不动脑筋,只是按照前人的模式,不断重复前人,那是没有生命力也是没有出息的。”我曾在20世纪60年代看到王老的剪纸,那时他的作品,虽然技艺也很精到,但过于细腻、光滑,气局不大,或许是受到刺绣花样的影响,似乎还没有摆脱这种局限。与那时相比,后来王老的剪纸作品真是要刮目相看了。在新中国新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之下,王子淦先生经过长期的努力,其剪纸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这是王子淦先生特別能接受新事物的结果。

《鞋面刺绣纹样》/ 王子淦
       在1983年“王子淦剪纸50年纪念展览”上,我看到了他的新作,颇为激动。我久久地站在他的作品前,深深感到他的剪纸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艺术当随时代”,只有随着时代脚步前进的艺术,才能为人们所称颂。
 
《鸡》/ 王子淦
       我认为,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王子淦剪纸艺术最大的特色。王子淦先生的剪纸题材相当广泛,既有花鸟鱼虫,也有山水风光,还有人物、动物以及团花、礼花、窗花、鞋花等等。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是艺术家生活的积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的源头,便是生活,艺术家对于生活的观察、理解越是深刻,他的题材、内容就越是丰富多样。王子淦先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题材,使那些自然现象,通过艺术家的思考、提炼,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反映出事物的性格特征,使之富于神韵,并生动传神,升华为艺术。
 
《牛》/ 王子淦
       一次在电视上我看到了王子淦先生剪的“五牛图”,牛的姿态、动势,各不相同,构图巧妙,造型古朴,极富艺术的韵味。又如作品“猫头鹰",其结构近似于书法的“心"字,而且这一作品又经图案化的处理,“猫头鹰"两个耳朵、一对圆圆的大眼睛和身上的羽毛,全是图案化的,有一种巧夺天工、妙不可言的感觉,这一作品也同他最拿手的;“金鱼"剪纸作品的结构很接近。

《金鱼》/ 王子淦
       还有他的“蛇",多曲折藏卧式的构图,巧妙之极,十分难得,只是剪了几个有规律的三角形,就把蛇身上的斑纹——蛇的主要特征形态鲜活地表现出来了。而且,他非常注意各种动物外轮廓的造型,注重高标准的艺术设计,特别注意结构、构图、外形的完美,这一切对剪纸艺术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民间剪纸艺术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方面——形式美。综观王子淦先生的剪纸艺术作品,我由衷地感到,王老的艺术修养是多方面的,他的剪纸作品显然吸收了木版年画、砖刻等多种艺术作品中那些古拙无华的构图法则。
 
《蛇》/ 王子淦
       王子淦先生的剪纸技巧十分娴熟,在众多观众面前,在向外宾表演的时候,就凭着几张红纸,一把剪刀,不打草稿当场即兴剪纸,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剪出美妙的作品来。他剪的龙、凤、白鹤、鸳鸯、鱼、虫、花卉,都好像呼之欲出,栩栩如生。观众惊讶不已,赞叹说:“了不起!”“真不可思议!”这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刀下去,嚓嚓有声、弯弯曲曲,剪刀在转动,纸也在转动,刀口上下,功夫至深。这犹如中国戏剧中的武打演员,没有十年翻爬、滚打的功夫是不成的。常言道:熟能生巧。但只是熟与巧还不行,还须要在熟和巧中求生,巧拙相宜才行。因为熟了容易肤浅、浮薄或公式化,所以要生,这个生,就是有生活、有趣味的意思,就是要使作品更接近生活;熟了必定生巧,但往往因为巧而造成漂亮的外表,缺少内在的质朴美。王老深得此理,所以他的作品充满着乡土气息,又有一种质朴无华的厚重之美。
 
《如意双凤》/ 王子淦
 
       任何艺术创作都是很艰难的。如果不了解传统艺术的精华在哪里,不懂人民大众的爱好,又不理解生活,只是在形式上翻花样,那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创作也在发展,人们的审美角度会有一定的差异,但艺术家创作的原则不可丢。
 
《双凤》/ 王子淦
       例如,如何使剪纸作品既民族化又有现代味,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探索的。一切外来的有益的东西,有待我们去学习、借鉴、吸收,但必须是能为我所用,能化为中国民族的东西,这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如果不考虑民族化的问题,那必然是不中不西的了,剪纸艺术若失去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也就失去了它在世界艺术之林的地位。王子淦先生的剪纸艺术中外闻名、世人瞩目,在国际上都有很高的地位。这说明:王子淦剪纸艺术之所以是世界的,首先因为它是民族的。我以为剪纸艺术要有点本土主义才好,我们的立足点是,中国人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唱自己的歌。
 
《鹅》/ 王子淦
       王子淦剪纸艺术是祖国工艺美术的宝贵财富。近年来《王子淦剪纸艺术》、《民间剪纸》、《王子淦剪纸选》、《剪纸》、《剪纸学习辅导》等著作的出版,对剪纸艺术在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对鸟图》/ 王子淦
                             
 
 推荐 丨中剪会
 供稿 丨林曦明
 编辑 丨武嘉伊
 设计 丨陈璐瑶
 校对 丨许   君
 技术 丨焦禹铭
 审稿 丨张   琳
 审定 丨王来阳
 
 
上一篇:【剪纸经典】胸有千般菊·剪下出奇花——“菊痴”张永寿的剪纸艺术 下一篇:【剪纸经典】这里有我的童年 / 申沛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