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夜杰
▍惠夜杰 / Hui Yejie
惠夜杰,男,1984年生,陕西子洲县人。2010年毕业于延安大学平面设计专业,现主要从事影视美术行业,同时挖掘、记录和研究陕西传统民俗。其剪纸作品蕴含了陕西传统剪纸韵味的同时也表现了其自身的禅意精神,独具特色。2011年,剪纸作品《艾虎》在“全国名家民俗剪纸精品邀请展”中,荣获(三皇)奖。2015年参与“百工录资源库——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建设,并录制教学视频五集。
▲《石榴满床滚》/ 惠夜杰 / 陕西
一个人,言语不多,剪刀行吟,生活在别处。
惠夜杰,这个陕北老君殿放羊长大的男娃,在都市从事传媒工作之余,回到心灵深处的原乡,修篱种菊,将剪刀游走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回归自然、回归质朴、回归思想的魔力,将剪刀交给内心,交给自己最初的心灵呼唤,有时热泪盈眶,有时一言不发地望一望远方的黄土原,听一听黄河的呼唤,就地拿起剪刀,任其在手里构建着、翻转着、流动着、膨胀着……
▲《两分的世界》/ 惠夜杰 / 陕西
一、“剪成什么样,也许我自己都不知道”。
早在陕北民间,闲暇或劳作过后,婆姨们就聚在一起剪窗花、喜花、炕围花、祭祀花等等,其中“髽髻娃娃”也流行于西北黄土高坡,可以是拜神、祈祷、祭祖、婚嫁,也可以是闲暇拉家常、和风细雨,总之剪纸与陕北人的生活已融入一体。我想,剪纸其实早已扎根于惠夜杰的童年,他心思细腻,放羊之余,坐在坡上,从书包拿出一张作业纸,画画剪剪。

▲《丹麦时光》/ 惠夜杰 / 陕西
直到今天,作为80后的他,依然沿袭着这样的传统风俗。在惠夜杰最初的剪纸中通常会出现各种形状和神态的鱼、鸟、兽、蛙、兔、日、月、星、火、河、云、荷花、葫芦、石榴、松树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惠夜杰的剪纸依托于这片黄土地上的飞禽走兽、星河日像。自然万物,随手拈来,只要是纸,不问材质,不问颜色,灵感来之则剪之。在《髽髻娃娃》剪纸册中,我看到的是从中透露出的纯净、质朴、简实,也看到了惠夜杰对剪纸的热爱和对家园渐失的忧伤,这些元素和其本身对黄土艺术本色的情结构建了属于惠夜杰的髽髻娃娃,她来自于民间,感念于惠夜杰的精神世界。她吉祥、喜庆、原生态,粗拙而又兼备南方的细腻。

▲《多面人生》/ 惠夜杰 / 陕西
我曾经在惠夜杰剪纸的过程中问过他,你今天准备剪成啥样的?本以为会娓娓道来,他单说了句,剪成什么样,我自己也不知道。也许,剪纸就是一门不说话的艺术,但无论哪种艺术表现形式,情到深处,肯定是关乎灵魂与精神,你剪成什么样,也必定是与精神、灵魂相关。一直到现在,惠夜杰同时作为一名老窑洞的纪录和命运关注者,在深深挖掘、过滤那种最传统的民俗、窑洞风土人情,窑洞的缺失个因,甚至在涉及社会深层心理探索的同时,惠夜杰则是走出喧嚣,一边纪录,一边剪纸,将这份极其丰富,行将湮没的古老文化传承下来,不但没有丢失剪纸的传统和本质,反而逐渐形成自身的剪纸艺术特色。惠夜杰说,我不会剪纸,而是神在教我剪纸。也许,剪纸就是他的使命,就是窑洞文化的延续。
▲ 左图:《白脸》/ 惠夜杰 / 陕西
▲ 右图:《无言》/ 惠夜杰 / 陕西
▲ 右图:《无言》/ 惠夜杰 / 陕西
二、“为何是葫芦园”
之于卢梭的“瓦尔登湖”,卡夫卡的“铁皮小屋”,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惠夜杰有一个“葫芦园”,一个头顶挂满葫芦、有窑洞有云、有风有太阳、有鸟有虫、有石碾有农具而又行将变空的窑洞,这其实是一个意味着劳动、信实的家园。也许这块“土地”有一天也将被“遗弃”或者“消失”,但是选择葫芦园就是选择心灵的跋涉和归隐,选择一种诗意地栖居,一种安静地存在,而每一次剪纸创作都是刻骨地回归和出发。置身水泥森林,辗转于各种光怪陆离,也许离故土越来越远,但是葫芦园依然是惠夜杰的心灵家园,剪纸的人天合一,让自己慢下来,让剪纸在这里静下来,从这个层面上,他的剪纸超越了剪纸之外的意义和价值,这就不免产生了惠夜杰后来“禅意剪纸”系列。
▲ 左上图:《清朝人物》/ 惠夜杰 / 陕西
▲ 右上图:《放鹰的人》/ 惠夜杰 / 陕西
▲ 左下图:《蛇精出壳》/ 惠夜杰 / 陕西
▲ 右上图:《放鹰的人》/ 惠夜杰 / 陕西
▲ 左下图:《蛇精出壳》/ 惠夜杰 / 陕西
▲ 右下图:《佛陀》/ 惠夜杰 / 陕西
和职业剪纸艺人不同的是,他的禅意剪纸每一张都没有重复,更是一种自我的原始思维和创作冲动,因为剪纸本身是静态艺术,静的如他所说可以听见剪刀在说话,最后剪成什么样,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在形、意之上上升至一个空灵、虚无的状态。不免,惠夜杰在近期的创作中表现出佛的呓语状态,惟妙惟肖,体态闲居,造型轻松,或营造出无为、空灵、顿悟的禅机,或表现出一种汉画石像特质,在一种呓语状态下完成的创作,正是一种完全抛开自我的剪纸。他颠覆了传统的剪纸,也许正是将保护神髽髻娃娃的原始巫术元素升华为禅机诉求,即不再通向以簇拥髽髻娃娃的一些常见动、植物等传统图形的价值形态和审美性格,而是使本身的图形表现意识上升到形而上的状态。不再以“标准”、“规范”来约束和重复剪纸的经纬度,这正是惠夜杰的艺术精神,一种关注存在本身的“剪纸意志”,一次对剪纸现代性的思考和勘探。

▲《无处可逃》/ 惠夜杰 / 陕西
三、“现代髽髻人”
之于卢梭的“瓦尔登湖”,卡夫卡的“铁皮小屋”,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惠夜杰有一个“葫芦园”,一个头顶挂满葫芦、有窑洞有云、有风有太阳、有鸟有虫、有石碾有农具而又行将变空的窑洞,这其实是一个意味着劳动、信实的家园。也许这块“土地”有一天也将被“遗弃”或者“消失”,但是选择葫芦园就是选择心灵的跋涉和归隐,选择一种诗意地栖居,一种安静地存在,而每一次剪纸创作都是刻骨地回归和出发。置身水泥森林,辗转于各种光怪陆离,也许离故土越来越远,但是葫芦园依然是惠夜杰的心灵家园,剪纸的人天合一,让自己慢下来,让剪纸在这里静下来,从这个层面上,他的剪纸超越了剪纸之外的意义和价值,这就不免产生了惠夜杰后来“禅意剪纸”系列。

▲《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惠夜杰 / 陕西
▲《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惠夜杰 / 陕西
▲《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惠夜杰 / 陕西

▲《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惠夜杰 / 陕西
▲《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惠夜杰 / 陕西
▲《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惠夜杰 / 陕西
▲《回家》/ 惠夜杰 / 陕西
▲《回家》/ 惠夜杰 / 陕西

▲《女人如猫》/ 惠夜杰 / 陕西

▲《鹰王》/ 惠夜杰 / 陕西

▲《蛇盘兔》/ 惠夜杰 / 陕西

▲《猴子抓鱼》/ 惠夜杰 / 陕西
▍作者简介
桑文,1984年生,江苏盐城人,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2018年创立行隐葫芦手工坊,主攻传统编绳、布艺、葫芦烙画,儿童教育等,力争将传统手艺带入寻常生活和精神追索中。
推荐 丨中剪会
供稿 丨桑 文
编辑 丨武嘉伊
技术 丨焦禹铭
审定 丨王来阳
